近日在北京游走,与各色人等交流,在不同场合,我都能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:我们要往哪里去?
我们要往哪里去?这实在是一个古老得不能再古老的问题,现在从不同人的嘴里同时涌出来,却似乎有了另一层意思。
这是一个物质急速地膨胀的时代,但同时也是一个精神急剧衰退的时代。人们的自负和无力感同时并存。
在全球范围内,不管是民主政府,还是专制政府,它们面临的问题却是一样的:生态破坏,贫富分化,恐怖主义,经济危机……。仍然有接近十亿的人口生活在饥饿的边缘,每六秒,就有一个儿童不正常死亡。
在国内,这三十年来的凯歌高进,造就了一个个经济强人,去年的数据显示,中国已成为奢侈品消费最大国。但同时,却是众多在“新三座大山”压迫下艰难度日的大众。
一百年前,先进的中国人在“我们要往哪里去”的问题声中,向着马克思心目中的自由王国迈进,他们抛头颅洒热血,一路前行,企望打破几千年来捆绑在这片土地上的枷锁,还其自由之身。他们成功了,他们打破了。然而,人们还来不及欢呼,新的枷锁却又套在了这片土地上。
这一切,不能不让我们思考,我们到底要往哪里去。
我们很多人把寻求答案的目光投向了西方世界,因为那里的富足和民主令人神往,也有很多人把目光投向我们的文化传统,因为我们的文化原本璀璨夺目。只是,我们愈寻求,我们愈迷茫。
在这样一个迷茫的时代,我们纪念晏阳初先生,他是否可以带给我们些微的光亮?他在那个动荡不宁的战争年代举起改良主义的大旗,革命胜利后,这面大旗却轰然倒下,然后他在世界面前举起这面大旗,这旗至今依然飘扬。在这飘扬的旗帜中,我隐约可以看到我们前行的路途。
这旗帜上的第一条是:民为邦本。我们的政府需要认识到,在这片土地上,人民是最重要的,人民币则永远是次要的,政府需要回到人民身边来,依靠人民来探索前行的道路,而不能盲目地依靠资本和强权。
这旗帜上的第二条是:深入民间。我们需要知道,在深宫大院和象牙之塔是不可能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的,更不可能解决问题,唯有生活、工作在人民中间,抱持一颗学习的心,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这旗帜上的第三条是:开发民力。“脑矿”永远比金矿、银矿更有价值,人民身上潜藏着巨大的力量,这些力量足以将整个人类带入自由王国,我们的社会迫切地需要认识这一点,举全社会之力,进行民力的开发和建设。
这旗帜上的第四条是:建立民主。这民主并不意味着从西方简单泊来的选举或议会制度,其更深层的含义是民主的习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体现,当人们可以民主地管理自己的医院、学校、合作社或农场、企业,他们也就可以很好地治理或监督政府。
我们要往哪里去?在这个漆黑的夜晚,晏阳初及其同仁在上个世纪的思想和实践是这路上的光,尽管微弱,却可让你洞见未来,因为实际上,晏阳初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。